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干扰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长期服用养胃消食药品可能使胃肠道处于“被动”状态,影响其自我调节能力。例如,消化酶类药物若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人体自生产生的消化酶功能下降,从而形成依赖。
2.掩盖潜在的胃部疾病
这类药物可能缓解表面症状,但无法根治深层次病因。长期服用可能掩盖如胃炎、胃溃疡或肿瘤等疾病的早期信号,延误诊断和治疗。
3.可能引发药物不良反应
某些养胃或消食药物含有铋剂、大黄类成分,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便秘、腹泻或其他胃肠不适。某些药物有毒副作用,可能损伤肝肾。
4.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改变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有益菌生长,导致菌群失调,从而引发腹胀、腹泻或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5.增加耐药性风险
如果长期使用抗酸药或促进排气的药品,可能降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当真正需要使用时,药效可能显著下降。
科学用药仅能用于短期缓解症状,而并非解决根本问题。任何药物的使用需遵医嘱,如长期存在胃部不适或消化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