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减轻颅内压:
机械通气:适当调节通气参数以维持良好的二氧化碳排除,避免导致高碳酸血症。
渗透疗法:使用药物如甘露醇或高渗盐水,这些药物通过改变血液渗透压,帮助减少脑水肿。
手术干预:必要时,可以考虑去骨瓣减压手术,以直接降低颅内压。
2.系统性循环支持:
血流动力学监测:密切观察血压变化,确保脑灌注压力在合理范围内。
液体管理:控制液体输注,避免过度补液导致脑水肿加重。
3.纠正病因:
感染性因素:若脑水肿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应立即给予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
中毒或代谢紊乱:排查中毒及代谢原因,并针对性给予解毒或代谢纠正治疗。
脑水肿在第48小时的处置需要综合多种策略来保护脑功能,防止进一步恶化。治疗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和生命体征,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