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
1.适应症:放疗通常适用于局限期肺小细胞癌患者。在这种情况下,放疗常与化疗联合使用,以增加疗效。对于广泛期患者,放疗主要用于减轻症状,如缓解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或脑转移的症状。
2.放疗类型:常见的放疗方式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这些技术可以更精确地定位和靶向肿瘤区域,从而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3.放疗的时间安排:在局限期肺小细胞癌中,放疗通常在化疗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周期开始。早期同步放疗被证明能够改善患者的总生存率。每天进行一次辐射照射,疗程一般持续4-6周。
4.剂量和分割:放射剂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肿瘤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耐受性。常用的剂量为每日2Gy,总剂量达到45-70Gy,具体取决于治疗方案和患者的个体条件。
5.合并颅内预防性放疗:在对全身其他部位治疗有效后,对于没有颅内转移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预防性颅内放疗,以降低未来出现脑转移的风险。
6.副作用管理:放疗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包括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和局部皮肤反应等。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需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放疗作为肺小细胞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治疗过程中的个体化策略和多学科协作是关键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