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补充水分:
肠炎时稀便会导致体液流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每天至少应摄入2-3升水。
如果存在严重脱水风险,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进行电解质平衡。
2.饮食调整:
避免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食用易消化的低纤维食物,如米饭、面条和熟透的水果。
可适量摄入益生菌丰富的食物,如酸奶,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3.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可使用抗生素、止泻药或益生菌制剂。
尽量避免自行使用任何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以防止耐药性及加重病情。
4.就医提示:
若持续腹泻超过48小时,伴有发烧、呕吐或明显恶心等症状,应尽快就医检查。
老年人、儿童或免疫力低下者因他们更易出现并发症。
在处理肠炎相关症状时,应高度重视体液补充和合理饮食,同时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症状加重或无改善,应尽早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