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拉福拉病由EPM2A基因或NHLRC1基因的突变引起。EPM2A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编码拉福拉多糖酶(又称拉福拉蛋白),而NHLRC1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编码马利托宁蛋白。
2.EPM2A基因和NHLRC1基因的突变会导致体内糖原代谢异常,累积在脑细胞、肌肉细胞等组织中形成不溶性糖原颗粒,这些颗粒被称为拉福拉小体。
3.当拉福拉小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进而导致拉福拉病患者出现癫痫发作、认知能力下降、共济失调(即协调运动困难)等临床症状。
4.该病通常在青少年期开始发病,一般在10至18岁之间,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患者的生存期往往不超过10年。
拉福拉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基因检测和组织活检。由于该病无法治愈,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控制,如使用抗癫痫药物来减少癫痫发作。尽管针对拉福拉病的研究正在进行,但尚无根治方法,因此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