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病理特征:结肠腺癌的肿瘤细胞异常生长,形成腺体样结构。这些癌细胞可侵入结肠壁的深层组织,并可能扩散至其他器官。
2.流行病学数据:
年龄:大多数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
性别: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似,但某些研究显示男性略高。
地区: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随着饮食西化,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3.危险因素:
饮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增加风险。
家族史:有结肠癌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史者风险增加。
炎症性肠病:长期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也是高危因素。
4.临床表现: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仅通过筛查发现。
中晚期:包括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体重减轻、贫血等。
5.诊断方法:
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并取样活检。
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用于评估病变范围及转移情况。
实验室检查:CEA(癌胚抗原)水平升高提示疾病进展。
6.治疗方案:
手术:早期局限性病变首选手术切除。
化疗:中晚期或术后辅助治疗以减少复发。
放疗:用于部分局部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
预防结肠腺癌应注重健康饮食、定期筛查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提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