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严格无菌操作
在插入和维护导管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规程。使用无菌手套、无菌罩布和无菌液体进行消毒。
选择合适的部位插入导管,如锁骨下静脉,因为该处感染风险相对较低。
2.清洁和消毒
每次接触导管前后均需进行手部卫生。使用酒精擦拭器或含氯消毒剂清洁双手。
导管插入口周围皮肤每日用抗菌溶液(如氯己定)清洁并保持干燥。
3.定期更换敷料
每48小时更换透明敷料,每72-96小时更换不透明敷料。
如果敷料潮湿、松动或被污染,需立即更换。
4.正确管理输液器材
输液系统的每个连接部位都应保持无菌状态,连接前后用75%乙醇消毒。
每次输液结束后,要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避免药物残留引发感染。
5.监测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的局部感染迹象,如红肿、热痛及分泌物增加。同时,监测患者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
详细记录导管的各项护理数据,包括插入时间、护理措施及发现的问题。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与舒适度。在临床实践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规范护理流程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