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介入治疗

病情描述: 肺癌介入治疗

医生回答(1)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肺癌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微创手段直接作用于肿瘤局部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少副作用、恢复快及对正常组织损伤小的优点。

1.肺癌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射频消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量,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研究显示,射频消融可使75%-90%的早期肺癌患者达到完全缓解。

微波消融:利用微波加热肿瘤组织,温度可达60-100摄氏度,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微波消融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与射频消融相似的疗效,但其治疗时间更短。

经皮酒精注射:将高浓度的无水乙醇注射到肿瘤内部,破坏肿瘤细胞膜和蛋白质结构,从而杀死肿瘤细胞。此方法多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其他治疗的患者。

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TACE):将抗癌药物通过导管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同时阻断供血,使药物高浓度聚集在肿瘤区域。TACE适用于大多数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肺癌患者。

2.肺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与传统手术相比,介入治疗的创伤小,恢复快。研究显示,术后恢复时间缩短至仅几天,而常规手术需要数周。

副作用主要包括局部疼痛、感染和出血等,但发生率低,一般在5%-10%左右。

总体生存率提高。据统计,采用介入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

尽管肺癌介入治疗具有显著优势,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具体方案应根据病情、肿瘤位置及大小等因素综合评估。合理选择治疗方式,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可进一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