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过敏反应机制: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会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从而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这些反应包括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引起皮肤瘙痒、红肿和起疹子。
2.常见症状:药物过敏常表现为皮疹、荨麻疹或瘙痒,出现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大腿内侧。其他可能的症状还包括呼吸困难、喉咙肿胀、面部浮肿等。
3.特定药物成分:某些感冒和止咳药中的活性成分或添加剂较易引发过敏,如扑尔敏、伪麻黄碱、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以及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
4.过敏风险因素:个人对某些药物成分的过敏反应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人更容易再次发生类似反应。
5.诊断和处理:如果怀疑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以确定具体的过敏物质。可以通过服用抗组胺药或局部使用类固醇药膏来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避免自己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因为一些感冒和止咳药物可能包含多种成分,需要专业评估才能准确判断过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