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病史采集: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如视力模糊、眼痛、畏光、流泪等。同时,需询问既往病史,包括外伤史、手术史、全身疾病史及用药史。
2.视力检查:通过标准化的视力表进行视力评估,以确定视力受损程度。
3.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使用裂隙灯显微镜可详细观察角膜的形态学变化,如角膜水肿、浑浊、溃疡等情况。裂隙灯显微镜可以放大多倍,更清晰地看到细微结构。
4.荧光素染色试验:将荧光素滴入结膜囊,通过蓝光照射,能显示角膜上皮缺损部位,有助于诊断角膜溃疡或擦伤。
5.角膜地形图:通过角膜地形图仪器,对角膜前表面进行三维扫描,绘制出角膜的详细地形图,有助于发现角膜曲率异常和不规则散光。
6.角膜厚度测量:利用超声波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角膜厚度,帮助评估角膜水肿和角膜营养不良等情况。
7.微生物培养与敏感性试验:对于怀疑感染性角膜炎的病例,可采用角膜刮片进行微生物培养,明确致病菌种,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精确的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基础。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