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脱髓鞘改变是怎么回事

2024-10-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脑白质脱髓鞘改变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髓鞘受到损伤或消失,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受阻。髓鞘是一种覆盖在神经纤维外的脂质物质,起到保护和加速神经信号传递的作用。

1.髓鞘的重要性: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产生的,其主要成分是脂类和蛋白质。髓鞘能够提高神经信号传递速度,使其达到100米/秒,比没有髓鞘的轴突快约10倍。

2.脱髓鞘的原因:脱髓鞘病变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免疫系统异常、感染、中毒、代谢障碍等。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是多发性硬化症,该病的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有20-150人,不同地区差异较大。

3.症状表现:由于脱髓鞘影响了神经信号传导,患者可能出现感官异常(如麻木、刺痛)、运动障碍(如肢体无力、协调困难)、视力问题(如复视、视力下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

4.诊断方法:脑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脱髓鞘病变的主要手段,能清晰显示脑白质的结构变化。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也是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可检测特定的免疫标志物。

5.治疗手段:目前尚无根治脱髓鞘病变的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和康复治疗减轻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或者应用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改善功能障碍。

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具有复杂的病因和多样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