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发病时间:脑梗死的治疗关键在于“时间窗”,即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一般认为,在发病后4.5小时内是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口。如果在6小时以内进行动脉取栓治疗,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尽早识别脑梗症状并及时就诊至关重要。
2.治疗方法:
静脉溶栓: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病4.5小时内的患者。
动脉取栓:通过介入手术将阻塞的血管疏通。通常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但有些情况下可以延长至24小时。
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新的血栓形成,包括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
降血压、降糖和降脂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再发风险。
3.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老年人往往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这些疾病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并影响治疗效果。综合管理这些基础疾病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脑梗发生后,早期的及时治疗和积极的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功能恢复情况。由于脑组织损伤不可逆,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早期预防、及时识别症状并迅速就医,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