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病原体来源:新生隐球菌多存在于鸟类粪便,尤其是鸽子粪便;芽生隐球菌则常见于土壤、腐烂的木材和树皮等环境中。
2.传播途径:隐球菌主要通过吸入被污染的空气或灰尘进入人体呼吸道系统。当环境中的隐球菌孢子经过吸入进入肺部后,可导致隐球菌肺部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真菌可能会通过血液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引发隐球菌脑膜炎。
3.高危人群: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HIV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更容易感染隐球菌。这些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弱,对隐球菌的抵抗能力较低,更容易发展成隐球菌脑膜炎。
4.临床特征:隐球菌脑膜炎的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和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为预防该疾病,应尽量避免接触潜在污染源,尤其是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定期清洁居住环境,特别是在接触动物粪便或土壤之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