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过敏史及药物使用情况,特别是抗凝药物。
体检和影像学检查:通过腹部超声或CT定位,确定穿刺部位和液体积聚情况。
实验室检查: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以避免出血风险。
2.术中操作:
体位选择:一般选择仰卧位或半卧位,以便于暴露和固定穿刺部位。
消毒和麻醉:严格进行皮肤消毒,局部麻醉以减少患者疼痛感。
穿刺技术:进针时应缓慢且稳健,避免损伤腹腔内脏器。通常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或特制的腹腔穿刺针。
抽取液体:缓慢抽取腹水,观察液体性质,如颜色、透明度等,以辅助诊断。
3.术后管理:
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需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发生。
局部护理:穿刺部位应保持清洁,防止感染。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情况。
实验室分析:对抽取的液体进行生化、细胞学和微生物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4.并发症预防:
控制出血: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可预先给予止血药物或新鲜冰冻血浆。
防治感染:术前、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应急处理:一旦出现穿刺过程中或术后出现腹痛、低血压等不适,应立即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腹腔穿刺术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的操作,需要严谨的术前评估、准确的术中操作和细致的术后管理,以确保患者安全并获得有效诊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