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肝癌

2024-09-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小肝癌是指直径在3厘米以下的原发性肝癌病灶。它是肝细胞癌的一种早期形态,预后相对较好。

1.诊断标准:

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

病灶数量:通常为单个,也可以是两个至三个,但每个病灶都需满足上述尺寸要求。

2.临床意义:

早期发现:因为体积较小,症状常不明显,需要靠定期筛查和影像学检查发现。

治疗效果:由于病灶小,治疗效果一般较好,手术切除或局部消融治疗后的生存率相对较高。

复发风险:尽管预后较好,但仍有一定的复发风险,需长期随访。

3.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适用于大部分小肝癌患者,是首选治疗方式。

局部消融:通过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技术直接破坏癌细胞,适合肺功能差或无法手术的患者。

肝移植:适用于符合肝移植条件的患者,可以彻底清除肿瘤及隐匿的癌变组织。

4.预后情况:

五年生存率:手术切除后五年生存率约为60%至80%。

无瘤生存率:局部消融治疗后无瘤生存率较高,但具体数据依赖于个体情况和治疗效果。

小肝癌虽然体积小,但其发展潜力不容忽视。早期筛查、及时治疗和定期随访是管理小肝癌的重要策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