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发生频率:遗精通常在青少年时期比较常见,特别是在14-20岁之间。大多数男性在此期间会经历每月几次到数次不等的遗精。
2.生理机制:遗精是身体的一种自然反应,尤其在性发育阶段。随着睾丸分泌雄激素,精子生成并储存在精囊中,当精囊充满时,体内通过梦遗或无性刺激的方式排出精液。
3.诱因: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其中,睡眠中的性梦、白天的性刺激、过度劳累以及某些紧张情绪都可能导致遗精的发生。
4.健康影响:一般情况下,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健康没有负面影响。如果频次过高或伴随其他症状如乏力、腰酸等,需及时就医。
保持适度运动和健康饮食有助于减少遗精频率,避免过度焦虑,确保良好睡眠质量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