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血肿怎么检查

2024-09-2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硬膜下血肿的检查方法通常包括CT扫描和MRI检查。这些影像学技术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血肿的位置、大小以及对大脑的影响。

1.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是最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其原理是通过X射线获取人体内横断面的图像。CT扫描可以快速且清晰地显示出硬膜下血肿的位置和大小,特别适用于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

CT扫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检查过程中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适合紧急情况下使用。

对于急性硬膜下血肿,CT扫描能够显示出高密度的血液积聚区域。

2.MRI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在某些情况下也用于诊断硬膜下血肿,尤其是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或当CT扫描结果不明确时。MRI利用强磁场和射频波生成详细的脑部图像。

MRI检查耗时较长,但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尤其是在观察软组织变化方面具有优势。

MRI能够更清楚地区分新鲜血液与陈旧血液,从而帮助判断血肿的病程。

3.神经功能评估:在进行影像学检查之前,通常会通过神经学检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医生可能会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运动功能等,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颅内压增高或其他神经系统损伤的迹象。

4.血液检查:虽然血液检查不能直接诊断硬膜下血肿,但可以提供有关患者凝血功能的信息。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因此了解其情况有助于治疗决策。

硬膜下血肿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若出现严重头痛、意识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早干预和处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