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轻度颅脑损伤:
观察与休息:轻度颅脑损伤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通过充分休息即可恢复。建议患者在最初24小时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
症状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持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或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
药物治疗: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以缓解头痛。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因为它们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2.中度至重度颅脑损伤:
急救措施:确保呼吸道畅通,维持正常呼吸和循环功能是急救的首要任务。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措施。
影像学检查:应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以明确损伤范围和类型。这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脑出血、颅骨骨折或脑肿胀等情况。
手术治疗:对于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清除血块或修复受损组织,减轻颅内压。常见手术包括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
药物治疗: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或高渗盐水,减少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可使用抗癫痫药物预防或控制癫痫发作,以及抗生素预防感染。
康复治疗: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运动、语言和认知功能,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康复过程可能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心理辅导等。
颅脑损伤具有潜在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即使是轻微的症状也不应忽视,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