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药物治疗:
退烧药:常用的退烧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每次剂量为10-15毫克/千克体重,每4-6小时一次,最大每日剂量不超过4000毫克;布洛芬每次剂量为5-10毫克/千克体重,每6-8小时一次,最大每日剂量不超过3200毫克。
抗生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感染引起,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具体药物和剂量需根据病情和细菌类型确定。
2.非药物治疗:
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身体,可以促进散热。建议水温控制在30-35摄氏度,避免使用过冷或过热的水。可重点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增加液体摄入:多喝水或其他液体,有助于维持体液平衡,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建议每日饮水量至少达到1500-2000毫升。
环境调节:保持室内温度适中,一般建议在20-24摄氏度之间,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
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减少活动可降低能量消耗,防止体温进一步升高。
对于发热患者,采取合适的药物与非药物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体温,缓解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和身体反应,以及时调整处理措施。如发热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应尽早就医,以明确病因和进行更为精准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