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术前准备
影像学检查:在穿刺活检前,通常需要进行胸部CT扫描,以确定结节的位置、大小及其他相关特征。
实验室检查:常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必不可少,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穿刺活检。
病史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肺部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2.局部麻醉
穿刺活检一般采用局部麻醉,通过皮下注射麻醉药物,使穿刺区域麻醉,减少患者疼痛感。
3.定位和穿刺
在影像学引导下,如CT或超声引导,医生会精准定位结节位置。
使用细针或粗针穿刺工具,通过皮肤进入肺部,直达目标结节。细针多用于细胞学检查,粗针则用于组织学检查。
4.取样
通过穿刺针取出少量结节组织或细胞样本。
样本数量需足够,以确保后续病理学分析的准确性。
5.术后处理
取样后,立即将样本送至病理科进行显微镜下分析。
穿刺处应进行加压包扎,以防止出血。
患者应卧床休息数小时,并接受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气胸、出血等。
6.结果分析
病理学结果通常需要数天时间出具。
医生会根据病理结果确定结节的性质,是炎症、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但也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前充分准备和术后监测是保障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