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定义与病因:
双肺间质性改变指的是肺部结缔组织(间质)发生异常变化,主要包括炎症、纤维化和其他病理变化。这些改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药物毒性、职业暴露(如石棉、硅尘)等。
2.症状和体征:
患者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疲劳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日常生活受限。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杵状指(手指末端增厚)、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3.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通常通过高分辨率CT扫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肺部间质的变化。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支气管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也有助于确诊和评估病情。
4.治疗选择:
治疗方案取决于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炎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纤维化药物以及对症处理(如氧疗)。对于晚期患者,肺移植可能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
5.预后与管理:
间质性肺病的预后差异较大,取决于病因、病程以及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延缓疾病进展。定期随访和监测也是管理的重要环节。
双肺间质性改变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对症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