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化疗药物可能导致黏膜损伤:化疗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破坏快速分裂的细胞,包括癌细胞和正常的消化道黏膜细胞。消化道黏膜受到损伤后,易发生溃疡和出血。
2.免疫抑制增加感染风险:化疗期间,患者的免疫功能通常会受到抑制,这使得消化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从而加剧炎症和出血。
3.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化疗常会导致血小板数量显著下降,而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当血小板数量低于50,000/μL时,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4.药物相互作用:一些化疗药物与抗凝血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同时使用,会进一步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5.症状多样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呕血、黑便、贫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
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停止化疗、输血、给予止血药物等。在化疗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并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液指标和消化道健康状况。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及药物、定期复查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