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小于10毫米的垂体腺瘤。这类腺瘤通常生长缓慢,并且很多情况下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或健康问题。
2.临床上,约60%至70%的垂体微腺瘤不会产生激素,因此也不会导致相关的临床表现。对于这类无功能性微腺瘤,可以选择密切观察,而非立即干预。
3.即便是有功能性的微腺瘤,如果其引起的症状较轻且对生活质量未造成显著影响,也可能考虑定期监测。例如,泌乳素分泌型微腺瘤(泌乳素腺瘤),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药物治疗即可控制症状,无需手术干预。
4.诊断后的随访频率一般为每6个月至1年一次,根据影像学检查和激素水平监测的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如果腺瘤大小稳定且没有临床症状,继续观察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5.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腺瘤引起视力改变、头痛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或者腺瘤快速增长,则需要积极干预,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甚至手术。
在选择观察策略时,重要的是保持定期随访和监控,以确保及时发现任何潜在变化并进行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