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充足的休息,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
避免快速转头或突然改变体位,预防突发眩晕。
控制盐分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以减轻内耳液压力。
坚持适当锻炼,如每周至少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改善身体平衡和血液循环。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可帮助缓解急性眩晕,每次25-50毫克,每天不超过3次。
镇静剂如地西泮,每次2-5毫克,每天不超过3次,可缓解焦虑和紧张。
钙拮抗剂如氟桂利嗪,每次5毫克,每天一次,长期使用需谨慎。
3.专业医疗干预:
Epley手法: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通过特定体位操作恢复内耳晶体正常位置,每次治疗约需10分钟。
物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通过一系列重复动作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每周进行2-3次,每次约30分钟。
手术治疗:严重内耳病变如梅尼埃病时,可考虑手术干预,包括内淋巴囊减压术等。
眩晕病的管理需要长期坚持,注意避免诱因,按时服药,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