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高度近视

2024-10-1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高度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的状况,指的是眼睛的屈光度数在-6.00D(600度)及以上。这种情况容易引发多种眼部并发症,需要特别关注和管理。

1.高度近视的定义:通常情况下,近视度数超过-6.00D即被认为是高度近视。不同地区和医学机构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标准,但一般集中在这个范围。

2.发病率: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近距离用眼时间的增加,高度近视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30%的人口受到近视的困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度近视。

3.并发症风险:高度近视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容易引发一系列眼部疾病。例如,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显著增加,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脱落率比普通人高出7-10倍。同时,还可能导致黄斑变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等严重眼疾。

4.预防和治疗:控制高度近视发展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儿童。治疗方法包括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角膜塑形术和激光手术等。应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和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注意用眼卫生。

高度近视需要特别的管理和关注。及时的眼科检查和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度近视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