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真菌病怎么诊断

2025-01-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病情分析:着色真菌病是一种由黑色素生成真菌引起的慢性皮肤感染性疾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以下是具体内容。

1.临床表现:

皮肤损害:通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缓慢增大的结节、斑块或疣状损害。

色泽:受影响区域颜色从灰色到黑色不等,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变得更深。

病程:病程较长,数月甚至数年。

2.实验室检查:

直接显微镜检查:使用10%~20%的氢氧化钾(KOH)溶液处理皮肤刮片,观察有无黑色真菌孢子或菌丝体。

组织病理学检查:取皮肤活检样本,通过常规染色如PAS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和GMS染色(六胺银染色)来检出真菌元素。

真菌培养:培养皮肤样本,在培养基上观察真菌生长情况,通常需要数周时间。

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PCR技术检测特定的真菌DNA序列,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3.影像学检查:

辅助检查:在某些复杂病例中,可能需要使用X线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深部组织受累情况。

4.血清学检查:

并非常规使用,但在一些情况下可通过血清抗体检测辅助诊断。

尽早进行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多种实验室检查手段进行综合评估。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