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皮肤管理:
对于已剥离的皮肤,若面积较大,应当优先考虑使用无菌敷料,以减少感染风险。
每日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消毒时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若有水泡形成,尽量避免自行刺破,应寻求专业医护人员处理。
2.感染控制: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持环境卫生,减少交叉感染机率。
可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继发性感染,但需根据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调整用药。
3.液体及电解质平衡:
大面积皮损会导致体液丢失,应监测并补充适当的液体与电解质,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结合尿量、血压等指标,精确评估患者的补液需求。
4.营养支持:
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对于无法经口摄入的患者,可通过胃管或静脉营养支持,确保足够的营养供应。
5.疼痛管理:
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6.心理支持:
皮肤病变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应提供心理辅导,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家属陪伴和鼓励,对于患者康复也有积极作用。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护理复杂且需谨慎,务必在专业医疗团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