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残余粪便:排便未能完全清空,导致部分粪便在擦拭后继续排出。这种情况通常与排便不彻底或肠道蠕动异常有关。
2.饮食影响:高纤维食品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可以增加粪便量,导致排便后残留物增多。饮水不足会使粪便变硬,更难以排清。
3.肛周肌肉控制:肛门括约肌功能不佳或肛周神经敏感度降低,会导致排便后残留。如肛裂、痔疮等肛门疾病也可影响括约肌功能。
4.慢性腹泻或肠道炎症: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排便频繁且不彻底,增加肛门周围残留的风险。
5.坐姿及排便时间:长时间坐厕或姿势不当造成粪便无法完全排出,尤其是当腹压不足时。
为避免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保持大便软化。
2.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尽量每次排便都彻底完成。
3.如果存在肛周疾病,应及时就医诊治。
4.注意排便姿势,适当增加腹压以促进粪便排出。
5.如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应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肛门擦干净后再次出现粪便残留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