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实邪:
实邪指的是外邪侵入人体,使体内产生过多有形的病理产物。这些外邪通常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以及疫疠之气。
具体表现为气血壅滞,腑气不通。例如,由风寒引起的感冒会导致鼻塞、咽痛,这是由于外邪阻滞了气道。
临床表现常见于急性病症,如高热、剧烈疼痛、便秘、腹胀等。这类病症通常需要祛邪解表、清热解毒或行气导滞等方法来治疗。
2.虚邪:
虚邪指的是身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所引起的疾病。常见原因包括长期劳累、营养不良、年老体弱等。
表现为气血两亏,脏腑功能失调。例如,长期疲劳导致的乏力、盗汗、心悸,这些都是因体虚引起的症状。
临床表现多见于慢性病症,如虚弱无力、出汗、自发性的疼痛等,这些病症需要扶正补虚的方法来调理,如补气养血、温补肾阳等。
实邪与虚邪分别代表了外来病邪与内在正气不足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在实际诊疗过程中,需要通过辩证法来确定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