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因素:
许多食品天然含有维生素D较少,常见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如三文鱼、沙丁鱼和蘑菇,很多人可能没有足够摄入。
维生素D强化食品(如一些奶制品和谷物)摄入不足也会导致水平偏低。
2.日照暴露:
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可以合成维生素D,但现代生活方式往往使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室内。
防晒霜使用和遮盖衣物也会减少皮肤对阳光的暴露,从而降低维生素D的合成。
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日照时间和强度差异,如北方地区冬季日照时间短,会影响维生素D合成。
3.吸收与代谢问题:
某些胃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和乳糜泻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肝脏或肾脏功能不全会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过程,因为这些器官参与了将维生素D转化为25-羟基维生素D的过程。
4.年龄和皮肤色素:
年龄增长会导致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
深色皮肤需要更多的阳光来合成同样数量的维生素D,因此深色皮肤的人更容易维生素D缺乏。
5.肥胖:
脂溶性维生素D储存在脂肪组织中,过多的脂肪组织会“稀释”血液中的维生素D浓度,导致测量值偏低。
长期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骼疾病如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定期检查维生素D水平,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补充和调整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