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术前评估:
在手术前,麻醉医生会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手术类型,制定合适的麻醉计划。
解释麻醉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获取病人的知情同意。
2.麻醉诱导:
病人在手术室定位后,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方式进行麻醉诱导,使其逐渐失去意识。
常用药物包括丙泊酚、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等,它们可以快速有效地使病人进入麻醉状态。
插管时使用肌肉松弛剂如罗库溴铵以方便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3.麻醉维持:
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吸入麻醉剂(如异氟醚)或静脉麻醉剂(如丙泊酚)持续维持麻醉效果。
根据手术进展和病人生理参数调整麻醉深度,确保病人无痛且生命体征平稳。
密切监测心率、血压、体温和呼吸等指标,以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麻醉恢复:
手术结束后,逐渐减少麻醉药物的剂量,使病人苏醒。
拔除气管插管并观察病人的自主呼吸能力和意识恢复情况。
在麻醉恢复室继续监测,直到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且完全清醒。
在整个麻醉过程中,麻醉团队需要始终保持警惕,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作,同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事件。这些措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病人的安全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