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肠道运动增加:盲肠炎导致肠壁的炎症刺激,使得肠道蠕动增加。这种加速的肠道运动会减少大便在大肠中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水分的重吸收,导致排出物呈水状。
2.炎症介质释放:炎症过程中释放的各种介质,如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会进一步刺激肠道分泌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进入肠腔,增强液体排便。
3.肠道菌群失衡:炎症可能导致肠内菌群失衡,由此产生的代谢产物改变也会影响大便的性状,导致更稀薄的排泄物。
4.伴随症状:盲肠炎通常伴随腹痛、恶心、呕吐,这些症状可能促使患者减少进食,但饮水量并未相应减少,导致身体处理液体的能力超负荷,引起水样便。
盲肠炎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并发症,持续的水样便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