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神经调控:中枢神经系统负责协调和控制排便过程。脊髓反射弧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当直肠扩张时,感觉神经元将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排便反射。
2.肌肉收缩与放松:肛门括约肌由内括约肌(不随意肌)和外括约肌(随意肌)组成。在正常情况下,内括约肌保持收缩状态,而外括约肌可以通过意识控制。当直肠内部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内括约肌会反射性地放松,同时大脑可以指挥外括约肌的放松以进行排便。
3.直肠和结肠运动:结肠的蠕动将粪便推进至直肠,直肠壁的扩张刺激神经末梢,感知需要排便。当直肠充盈时,诱发排便反射,并促使直肠的平滑肌进一步收缩,将粪便推向肛门。
4.内分泌调节:一些激素和肠道神经递质也参与了排便的调节。这些化学物质帮助协调肠道的运动,确保排便过程的顺利进行。
排便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习惯、神经系统功能和心理状态等。理解这一生理机制有助于识别和处理相关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