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形态与分类:
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通常呈短杆状。
幽门螺杆菌也是革兰氏阴性细菌,但其形态为螺旋状,这使得它更容易在胃黏膜中移动。
2.栖息环境:
大肠杆菌主要栖息于人类和动物的大肠,是常见的肠道菌群成员。虽然大多数无害,但某些毒株可引起严重感染。
幽门螺杆菌主要定殖在人体胃部,特别是在胃黏膜下,是导致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因素。
3.致病机制:
大肠杆菌通过产生毒素或直接侵袭宿主细胞引发疾病。例如,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可导致出血性腹泻。
幽门螺杆菌能够通过分泌尿素酶中和胃酸,使其在酸性环境中生存,并通过破坏胃黏膜保护层,引起炎症反应。
4.临床表现:
大肠杆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多样,包括腹泻、尿路感染等,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
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相关,长期感染可能增加胃癌风险。
尽管这两种细菌均可引起疾病,但它们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不同。在饮食和卫生方面的良好习惯可降低感染风险,如勤洗手、确保食物卫生及适当烹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