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功能性胃肠病:包括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等。这类疾病会导致肠道运动异常,从而引起疼痛和不适。在全球范围内,大约10-15%的人群受到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
2.炎症性肠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这些病症会导致结肠壁发炎,出现腹痛、腹泻和出血等症状。炎症性肠病在西方国家的患病率达到每10万人中有200-300例。
3.憩室炎:这是结肠壁形成的小囊(憩室)发生炎症时的情况,常见于降结肠。憩室炎的典型表现包括下腹部疼痛、发热和改变的排便习惯。大约50%以上的60岁以上人群可能有憩室,其中约10-25%会发生憩室炎。
4.肿瘤:结肠癌也可能导致局部疼痛,当结肠内形成肿块时会影响消化道的正常功能。结直肠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恶性肿瘤,在全球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5.感染:肠道细菌感染如志贺菌、沙门氏菌、艰难梭菌感染,会导致腹泻和腹痛。感染性疾病往往伴随有发热和急性腹泻。
6.其他病理状态:例如肠梗阻、肠扭转等急性情况,也可能引发剧烈的肠道疼痛。
若持续出现降结肠按压疼痛,应考虑到潜在的严重性并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医学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具体原因。尤其需注意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体重减轻、便血或长期腹泻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