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诊断与监测:首先应进行详细的心电图监测,以确认早搏的性质和数量。Holter监测能够提供24小时的心电数据,有助于全面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
2.病因分析:需要找出导致早搏的潜在原因。这可能包括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或其他系统性疾病等。
3.评估症状和风险: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相关症状如心悸、头晕或胸痛,以及早搏对心脏功能的潜在影响。如果早搏伴随明确的不适症状,或者多源性、成组性出现,则可能需更积极的干预。
4.生活方式调整:减少咖啡因摄入、戒烟、避免酗酒和过度劳累也是改善早搏的重要措施。保持心理健康,减少焦虑和压力也有助于缓解。
5.药物治疗:对于症状明显或影响心脏功能的早搏,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心率,减少早搏的发生。
6.介入治疗:在某些顽固性或具有危险性的早搏情况下,可能考虑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
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疗建议是确保心脏健康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