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成因:
屈光参差可能是先天性遗传因素导致的,即出生时两眼屈光状态就存在差异。
后天性因素,如角膜疾病、白内障、外伤或手术等,也可能导致屈光度数差异。
近视、远视或散光的进展速度不同,也是一个常见原因。
2.症状表现:
轻度屈光参差通常不会引起明显不适,因为大脑可以协调两眼图像处理。
如果差异达到200度或更高,有可能出现头痛、视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
严重者可能无法形成清晰的双眼视觉,甚至导致弱视或抑制其中一只眼睛的视功能。
3.对视力的影响:
屈光参差会使得两眼的成像大小不一致,医学上称之为"不等像视"。当一只眼的图像比另一只大或小,融合图像会变得困难。
儿童时期长时间未矫正的严重屈光参差可能导致单眼弱视,永久影响视力发育。
成人阶段,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造成单眼依赖,减弱双眼立体视能力。
4.矫正与治疗:
配戴眼镜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对于屈光参差较大的个体,普通镜片可能导致“像差效应”,即两眼视物不协调。此时可以使用特殊设计的非球面镜片来减少不适。
隐形眼镜是另一种选择,可以有效解决像差问题,大幅缓解不等像视的困扰。
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成年人,可以通过激光手术矫正屈光度数差异。
对于儿童,早期发现和干预非常重要,可结合框架眼镜和弱视训练进行综合治疗。
及时进行视力检查,并采取专业矫正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长时间未矫正导致的进一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