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双磷酸盐类:这是最常用的增加骨密度的药物,能够有效减少骨折发生率。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丢失。常见药物包括阿仑膦酸钠和利塞膦酸钠。研究显示,服用该类药物能在一年内提高4%-5%的骨密度。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这类药物如雷洛昔芬,可模拟雌激素的有益作用,从而增加骨密度并降低骨折风险。临床试验表明,其可增加脊椎骨密度约2%-3%。
3.降钙素:是一种通过鼻喷或注射使用的激素治疗,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有效缓解疼痛并增加骨密度,但效果可能不如双磷酸盐类药物显著。
4.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如特立帕肽,通过刺激骨形成来提高骨密度,是少数可以直接促进新骨生成的药物之一。研究显示,其可在两年内使脊椎骨密度增加约8%-10%。
5.地舒单抗:这种药物是每六个月注射一次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生成来增加骨密度。研究发现,它能在三年内使髋部骨密度增加约6%。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史等,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后决定。合理的饮食、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以及适当的运动同样是维护骨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