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胃部疾病
胃炎:常由于胃黏膜受到刺激,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规律饮食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表现为隐痛、灼烧感,可能伴有反酸或恶心。
胃溃疡:多见于胃酸分泌过多或黏膜防御力下降,可引起剧烈疼痛,尤其在餐后1-2小时加重。严重时可能导致出血或穿孔。
2.十二指肠问题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典型表现为空腹时疼痛,进食后缓解。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服用刺激性药物引起。
3.胰腺相关疾病
急性胰腺炎:多与胆结石或酗酒相关,疼痛常位于上腹部并向背部放射,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
胰腺癌:早期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消瘦、乏力等,需警惕持续性钝痛且逐渐加重的情况。
4.功能性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无明确器质性病变,但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感,多与精神压力、饮食不当有关。
5.其他器官疾病
肠梗阻:由粘连、疝气或肿瘤等原因引起,疼痛多呈阵发性,加重时伴恶心、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
腹主动脉瘤:少见但危急,通常表现为持久性的中上腹部钝痛,可能伴有搏动性肿块感。
6.心肺相关问题
心肌梗死:部分患者可能感到上腹部疼痛而非胸痛,尤其是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冷汗。
肺炎或膈下脓肿:炎症刺激膈神经,可表现为上腹部放射性疼痛。
对于肚脐上方的腹痛,应结合疼痛性质(如钝痛、绞痛)、发生频率、诱因及伴随症状综合评估,一些可能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例如剧烈疼痛、呕血、黑便或意识模糊。避免自行用药或拖延诊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