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适应症:介入治疗常用于那些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或其他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患者。通常包括良性和恶性气管肿瘤的处理,以及气道狭窄导致的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缓解。
2.技术手段: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多种技术,如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激光切除、冷冻消融、电烧灼、机械扩张及支架置入等。例如,激光切除通过高能量的激光束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实现切除;而支架置入则是使用特制的金属或塑料支架撑开狭窄的气道,维持其通畅。
3.效果与安全性:该疗法具有快速改善症状、住院时间短的优势。研究显示,多数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能够明显改善呼吸道堵塞症状。尽管总体上较为安全,仍然存在并发症风险,如出血、感染和支架移位等,需要专业医师进行评估和管理。
气管肿瘤的介入治疗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非手术选择,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考虑是否进行这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