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咬肌肥大:
咬肌是面部用来完成咀嚼功能的重要肌肉之一。当长期咀嚼较硬食物、频繁使用单侧咀嚼或存在磨牙习惯时,咬肌可能会出现过度发达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太阳穴附近区域显得更加凸起。
2.颞肌增生:
颞肌位于颞部(即太阳穴位置),参与咀嚼功能。如果过度使用,颞肌有可能出现增厚甚至增生,从而造成太阳穴两侧肌肉的明显突出。与咬肌肥大类似,这通常与饮食习惯或咀嚼方式有关。
3.面部骨骼特征:
一些人在解剖结构上具有较为突出的面部骨骼,例如颧骨或颞骨形态较特殊,也可能导致视觉上太阳穴区域显得更为突出。这种情况并非真正的肌肉增厚,而是骨骼结构的表现。
4.咬合异常或颞下颌关节紊乱:
如果存在咬合问题(如深覆合、前突等)或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可能会导致颞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引起肌肉肥大和隆起感。
5.情绪或压力因素:
长期处于高压或情绪紧张状态时,一些人可能会无意识地用力咬紧牙齿或紧绷脸部肌肉,尤其是颞肌和咬肌。这种持续的紧张状态可能逐渐导致颞肌增厚。
6.病理性原因:
某些较为罕见的病变,如腮腺、颌面部肿瘤或局部炎症等,也可能引起太阳穴附近区域的肌肉或组织增厚。如果伴随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感,应提高警惕。
太阳穴肌肉凸起通常是由于肌肉功能的过度使用或解剖特点所致,但也可能与潜在健康问题相关。当出现明显变化或不适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