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当食物摄入不足时,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储备减少,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这种变化可能引起低血糖状态,而低血糖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心率加快和血管收缩的变化,这可能使血压下降。
2.长时间未进食会引起脱水,因为食物中也含有水分。脱水会进一步导致血容量减少,这也是血压下降的一个潜在因素。
3.如果饥饿伴随营养不良,电解质平衡可能被打破,特别是钠和钾的水平异常,会直接影响心肌收缩和血管张力,导致血压不稳。
4.饥饿状态还可能导致人体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加,它们均对心血管系统有复杂的影响,有时会导致短暂的血压下降。
为了保持健康的血压水平,应避免长时间的饥饿状态,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营养摄入。如果出现持续性头晕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