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核磁共振影像解读:
肿瘤范围:核磁共振可以清楚显示肿瘤在骨内及骨外的扩展范围。例如,T1加权成像上通常表现为低信号,而T2加权成像则多为高信号。
软组织侵袭:骨肉瘤常向病灶周围的软组织扩展,核磁共振能够明确这种侵犯程度,有助于判断是否累及肌肉、韧带等重要结构。
骨髓浸润:核磁共振能高敏感性地检测肿瘤是否已侵入骨髓腔,这对于手术边界的确定十分关键。
周围组织关系:通过增强扫描,可以了解瘤体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确保手术时的安全性。
坏死或钙化区:一些骨肉瘤内部可能存在坏死或钙化区域,通过影像特征可进行进一步分析。
2.治疗方法:
新辅助化疗:术前给予化疗药物(如顺铂、阿霉素)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同时评价其对化疗的敏感性。
手术切除:这是一种根治性治疗方式。需依据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边缘,通常选择保肢手术,但若肿瘤侵犯严重或涉及关节,则可能需要截肢。
术后辅助化疗:手术后采用化疗以消灭潜在的微小转移病灶,减少复发率。
放射治疗:虽然骨肉瘤对放疗敏感性较低,但某些无法完全手术切除的病例中,放疗可作为辅助措施。
通过结合核磁共振影像结果和病理信息,可以较准确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