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其原因包括动脉硬化、代谢变化等。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导致血压升高。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二会受到高血压的影响。
2.管理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显示,合理控制血压可将卒中风险降低35%到40%,冠心病风险降低20%到25%。
3.非药物疗法: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管理至关重要。饮食方面建议采用低盐饮食,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体力活动也很重要,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每减重1千克,血压可降低约1毫米汞柱。
4.药物治疗:当生活方式调整不足以控制血压时,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方案通常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定期监测和调整药物剂量也是必要的。
5.定期监测:老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变化,从而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尽管老年期高血压难以彻底治愈,但通过综合管理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