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脑损伤:颅脑外伤是导致昏迷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的脑震荡、脑挫裂伤或颅内出血可引发长时间昏迷。数据显示,大约50%的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昏迷。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疾病会影响大脑功能,引发昏迷。据统计,某些类型的脑膜炎致死率高达20%,且幸存者中有30%-50%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持续性意识障碍。
3.代谢性和内分泌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性脑病和肾衰竭等代谢紊乱也可能导致意识丧失。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急性情况下可能伴随严重意识障碍,需紧急处理。
4.药物或毒物中毒:某些药物过量,如镇静剂、麻醉剂,以及一些化学毒物中毒,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昏迷状态。
5.卒中(中风):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都会对大脑供血造成损害,引起意识水平下降,较为严重者可能进入深度昏迷。研究显示,约15%-20%的中风患者在急性期可出现意识障碍。
6.长时间未被诊断的癫痫持续状态:持续不断的癫痫发作可能导致大脑活动异常,造成意识丧失。
长期昏迷的病因复杂,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测试及临床观察综合判断。及时就医和专业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