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胃容量变化:长时间减少进食量会导致胃的物理容量缩小。胃是具有一定弹性的肌肉囊,在持续小量饮食后,其适应性调整使其膨胀能力下降,因此较少的食物便能达到饱腹感。
2.激素调节:体重减轻伴随的代谢变化会影响多种相关激素。例如,瘦素和胆囊收缩素等激素在减少食物摄入后更为敏感,这些激素能够向大脑传递饱腹信号,从而增强少量食物引发的饱足感。
3.血糖水平: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减缓血糖上升速度,稳定血糖水平。这种相对平稳的血糖水平可以延长饱腹感,并减少空腹感的出现频率。
通过以上机制,身体在减肥后可能更容易因少量食物产生饱腹感,有助于长期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体重管理。逐渐适应新的饮食模式时,应注意保持营养均衡,以避免潜在的营养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