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突变在肠道腺瘤癌变中起重要作用。例如,APC基因突变是导致腺瘤形成的重要环节,而进一步的KRAS、TP53等基因突变则推动腺瘤向癌性转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林奇综合征患者,由于特定的遗传缺陷,其腺瘤恶变风险显著增高。
2.不良饮食和生活方式
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会增加肠道细菌代谢致癌物质的产量,从而促进腺瘤癌变。长期吸烟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约20%-40%。过量饮酒、高盐饮食以及肥胖也被认为是相关危险因素。
3.慢性炎症刺激
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通过持续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增加腺瘤向癌性发展的几率。有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生率可升高4-20倍。
4.环境与年龄因素
长期接触某些致癌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和亚硝胺)可能对腺瘤的癌变有促进作用。随着年龄增长,细胞修复能力下降,基因突变积累,使腺瘤癌变的风险逐渐增加。50岁以上人群的腺瘤检出率明显提高。
5.腺瘤本身特性
腺瘤的形态和大小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超过2厘米的大腺瘤恶变的风险更高;绒毛状腺瘤比管状腺瘤具有更强的癌变倾向。
由此可见,腺瘤癌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措施应包括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并定期进行肠镜筛查以发现早期腺瘤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