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靶向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已被发现能够引起高血压。这一效应在接受这些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相对常见,其发生率可达到20%至80%。
2.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单抗,也与高血压相关。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来抑制肿瘤生长,这可能导致血流阻力增加,从而升高血压。研究显示,接受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大约有15%至30%会出现高血压。
3.一些靶向药物可能对硝化氧合成产生影响,从而减少了血管内皮的放松能力,导致血压升高。
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非常重要,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加入抗高血压药物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心血管评估对于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而言也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