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支持性护理:维持患儿体温稳定是关键。过低或过高的体温可能加重疾病进程。提供热环境并监测新生儿的体温水平很重要。
2.氧疗:需要通过给氧来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适当调整氧浓度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安全范围内(通常为90%-95%)。
3.持续气道正压:对于轻到中度呼吸窘迫的病例,CPAP有助于保持肺泡膨胀,从而改善呼吸。
4.机械通气:如果新生儿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需要使用机械通气设备辅助呼吸,以确保肺部获得适当的空气流动。
5.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直接向婴儿的肺部注入合成或天然来源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有效减少肺泡萎陷现象。这种疗法通常在生命最初几小时内进行,效果显著。
6.液体管理:维持适当的水电解质平衡,对于避免肺部水肿至关重要。
7.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抗生素来预防继发性感染,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有助于促进肺成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策略应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医疗团队会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病情进展制定个性化方案。及时干预和合理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