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回肠炎的基础和临床知识是什么

2025-04-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末端回肠炎主要指的是克罗恩病涉及末端回肠的情况,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典型特征是消化道的任何部分可能受累,但最常见于末端回肠。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泻和体重减轻。

1.发病机制:末端回肠炎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通常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大约15-20%的患者有家族史,与特定基因变异相关联。

2.症状表现:

腹痛:常位于右下腹部,性质多为痉挛性。

腹泻:可为水样或带有黏液和脓血,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体重减轻:由于长期营养吸收不良。

3.诊断方法:

内镜检查:如结肠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肠壁的溃疡和狭窄。

影像学检查:CT或MRI小肠造影可以提供肠道详细的影像信息。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C反应蛋白)等指标可帮助判断炎症程度。

4.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药物如氨基水杨酸类、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调节药物如硫唑嘌呤。

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可用于中重度患者。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并发症,如肠梗阻、穿孔等。

5.并发症:

肠梗阻:由于慢性炎症造成的肠道狭窄。

瘘管和脓肿:肠壁破坏导致非正常通道或感染灶形成。

营养不良:持续性腹泻和吸收障碍引起。

末端回肠炎作为克罗恩病的一种表现形式,需要综合考虑遗传、环境以及免疫系统的因素。其诊断需借助内镜和影像学手段,治疗上则多采用药物和生物制剂结合的方式,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来处理并发症。

免费咨询